一、给定资料
材料4. 2016年10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启动为期一年的“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大型网络互动直播活动,通过互联网直播法官执行案件过程,充分展现各地法院积极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效。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首场活动上说,直播执行有利于以公开促公正,规范执行行为。
首场活动现场直播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起生效案件的现场全程执行情况。据介绍,浙江朗诗德健康饮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诉北京宏绣名仕公司合同纠纷一案由朝阳法院于2016年1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宏绣名仕公司退还朗诗德公司会员费220万元及利息,但宏绣名仕公司一直未履行判决义务,朗诗德公司遂申请强制执行。此次执行的目的地是宏绣名仕公司开设在北京奥体公园内的一家高档会所。在执行现场,执行法官对宏绣名仕公司的财务室进行了搜查,对该公司负责人当场送达限制高消费令,并依法采取了拘留措施。
“基本解决执行难,不仅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同时也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执行宣传工作,倒逼执行人员提高工作能力。”沈德咏说,要坚持全媒体传播方式,运用多种表现手段,给受众以全方位、全身心的感受,使执行工作得到当事人和社会的充分理解。
材料5. 最高法通过网络直播,可以对“老赖”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他们主动执行司法判决。但是,网络直播强执“老赖”无法釜底抽薪。
执行难问题的形成,不仅是因为“老赖”们故意逃避执行,还存在诸多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有的法院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仍然存在,对外地胜诉当事人的执行申请消极怠慢甚至违规阻挠;有的法院在执行涉及党政机关、大型企业的判决时存在畏难情绪;还有的判决书本身就为执行难埋下了伏笔,等等。
打铁还须自身硬,破解执行难问题先要解决各级法院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加快执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建立健全执行审查权和执行实施权分离机制、健全执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执行救济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对执行程序的各环节进行无缝隙监控,坚决杜绝法院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现象。
同时,对各类规避执行的行为,要研究制定相应的反制措施,尤其是要尽快从根本上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问题,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得到及时依法执行。
司法实践证明,执行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判环境打下了什么样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审判环节的管理。在审判环节不仅应考虑如何将案件审结,还应考虑审理的结果能否执行到位。在当前的执行实践中,因执行依据不明确而无法执行和因审判工作不到位而难以执行的情形不在少数,主要原因就在于审判与执行“两张皮”。
二、作答要求
请根据“给定资料4~5”,谈谈你对“网络直播强执‘老赖’无法釜底抽薪”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